<sup id="u6qy0"></sup>
<tfoot id="u6qy0"></tfoot>
<table id="u6qy0"><strong id="u6qy0"></strong></table>
  • <fieldset id="u6qy0"><dd id="u6qy0"></dd></fieldset>
    <button id="u6qy0"><tr id="u6qy0"></tr></button>
    <dfn id="u6qy0"></dfn>

    福建無煙煤特性及主要利用方式

    欄目:綜合論述 發布時間:2018-08-22

    1、引言

        1999年全省煤碳消耗總量1958萬噸,其中省產無煙煤1175萬噸,省外無煙煤45萬噸,省外煙煤690萬噸,漳平貧瘦煤48萬噸。從今后的消費趨勢看,省外煙煤比例逐年上升,預計2005年全省耗煤2532萬噸,其中煙煤升至1374萬噸,而無煙煤略降至1158萬噸。福建是缺

        油少煤省份,能源自給率低于50%,煤碳在福建省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占70%以上,今后較長時期內這種以煤為主的能源格局不會改變。

        與全國情況相類似,福建大氣污染同樣屬于典型的煤煙型污染,以煙塵和酸雨危害最大,這顯然與大量直接燃用數千萬噸煤碳、尤其是煙煤有很大的關系。近年來,沿海一帶興建了一批大功率、高參數的燃煙煤電廠,酸雨現象正在加劇,福、廈、漳、泉已被列為沿海酸雨控制區截止1998年底,福建無煙煤累計探明儲量137546萬噸,保有儲量115981萬噸,其中工業儲量45641萬噸,煤碳資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資源豐富的福建無煙煤有何特性?如何充分利用這當地資源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內容。利用福建無煙煤與省外煙煤之間的價差優勢,促進無煙煤替代煙煤使用,提高無煙煤的市場占有率,對于降低環境污染,促進福建煤炭工業持續健康發展,從而確保福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2、福建無煙煤特性

        福建無煙煤主要產地是新羅(龍巖)、永春、永安、大田、邵武,1999年上述縣市原煤產量占全省總產量的百分比分別是31%、25%、19%、11%、8%、3%,合計為97%,另3%為非重點產煤區。

        龍巖市新羅區煤碳賦存于童子巖組一段和三段地層,總體屬中低灰、低硫煤,其中一段煤灰熔點較低,可磨性較好,三段煤的揮發份和灰熔點相對較高,塊煤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好,但原料煤可磨性較差,坑炳塊煤是福建無煙塊的優秀品牌。

    永定礦區煤炭屬低灰、中低硫、低磷氮,但灰熔點較低;永春礦區原煤內水含量高,揮發份低,屬特低硫、特低磷、低灰的優質無煙煤;永定礦區主要為Cl和C9煤層,其中C1煤層的灰分和灰輝點較高,塊煤的熱穩定性、抗碎強度高,大田煤屬低磷、特低磷、低灰、低揮發份;邵武煤屬中高灰、中硫、高灰熔點、低揮發份。具體各礦區重點礦井煤質指標詳見附表1。

    總體上,福建無煙煤屬于中低灰、低揮發份、中低硫、中熔、低活性、高變質的I~II類無煙煤,具有著火點高、機械強度中等、熱穩定性良好的特點。在傳統煤粉爐或其它工業窯爐中燃燒時燃燼程度不高,穩定燃燒有一定困難,以致鍋爐灰渣中固定碳含量偏高,造成能源的浪費。

        就資源分布上,福建西部煤碳資源量較豐富,中部相對貧乏,就資源性質上,西部煤質相對較好,體現在揮發份高、化學活性好、著火點低、燃燒較穩定,當然西部煤質也有其相對劣勢的一面,如含硫量高、灰熔點低。

        3、福建無煙煤的主要利用方式。

        在1999年全省消耗的1175萬噸省產無煙煤中,建材行業耗煤390萬噸,占33%;電力行業耗煤346萬噸,占29%;化工行業耗煤235萬噸,占20%;民用煤153萬噸,占13%;輕紡及其它行業耗煤5l萬噸,占5%。

        3、1建材行業

        進入九十年代以來,由于城鄉建筑業及基礎設施建設迅猛發展,推動了水泥工業和制磚業市場容量的高速增長,今后這種趨勢仍將持續下去,建材行業是省產無煙煤的第一大用戶。

        省內大型旋窯水泥廠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正積極推廣龍巖三德興水泥公司和大田巖城水泥廠大型旋窯燃用省產無煙煤的成功經驗,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力爭配燒或全燒省產無煙煤,如南平水泥廠正在進行干法窯技改,由全燒煙煤改變為配燒70%以上無煙煤;順昌水泥廠新建4#窯全燒省產無煙煤。這是其它燃煙煤水泥廠值得借鑒的明智之舉。

        3、2電力行業

        全省燃用無煙煤的發電廠(不含企業內熱電廠)有10家,按裝機容量大小排列依次是漳平、永安、恒發、杏林、坎市、鐵山、邵武、石獅、大田、德化,大中型電廠一般選用煤粉爐,如永安、漳平電廠;小型電廠,尤其是熱電聯產型電廠,大都選用循環流化床鍋爐,如石獅熱電公司、德義熱電公司等。這10家電廠1999耗煤324萬噸,2000年預計降至246萬噸,無煙煤需求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近來沿海相繼建成投產了湄州灣電廠、漳州后石電廠,造成福建電力相對過剩。隨著電力結構的調整和國家電力產業政策的出臺,燃用本省無煙煤的中小型電廠中,一部分被調整作為調峰電廠,一部分將被逐步淘汰,發電用無煙煤消耗量逐漸下降,而發電耗煤中,煙煤所占比重越來越大。

        為保持福建電力行業年耗300萬噸無煙煤市場容量,維護福建電力工業穩定與發展大局,在現有燃無煙煤電廠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應用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實施鍋爐改造戰略是一條節能降耗、提效減污的新路子。

        循環流化床鍋爐(CFBB)在國外已有成熟經驗,我國正在研制的10萬千瓦CFB爐已近成功。CFBB燃燒熱效率高達98~99%。發電熱效率比傳統煤粉爐高出10~15%,其最大特點是煤顆粒在爐溫900℃左右和低過量空氣系數下進行燃燒,使燃燒生成的NOx比常規煤粉爐低一半,最低可達200ppm,同時在爐內可添加石灰石粉以固硫,脫硫率可達90%以上,CFBB具有煤種適應性廣、負荷調節性能好等特點,對燃燒福建無煙煤較為適合。應用CFBB技術,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永定坎市火電廠已敢為人先,正技改擴建一臺5萬千瓦CFBB爐。

        3、3化工行業

        近十年間,化工行業用無煙煤基本徘徊在200萬噸左右,1999年實際消耗235萬噸,預計2000年降至215萬噸,預測2005年還將降至125萬噸。原因是福建化工企業規模小,效益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市場份額逐漸縮小,加上國家不再實行電煤補貼,導致眾多小合成氨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邊緣,所以,無煙煤的需求量在該行業中越來越小,化工企業只有走資產重組,聯合兼并之路,并努力降低生產成本才可望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明化工總廠是省化工龍頭企業,以生產尿素、電廠為主,其熱電廠有燃煤鍋爐6臺,其中,24.5MW循環流化床鍋爐1臺,45.5MW煤粉爐2臺,52.5MW煤粉爐3臺,總蒸發量273MW,原燃用省外煙煤40萬噸,至1998年,熱電廠完成4臺煤粉爐的技術改造,成功摻燒省產無煙煤比例達83%,鍋爐運行態勢良好、出力正常。1998年該廠僅燃料一項就節約開支2680萬元,目前該廠年耗用無煙煤31萬噸,煙煤僅9萬噸。三化熱電廠的實踐表明: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利用濃淡燃燒技術進行煤粉爐的技術改造,摻燒省產無煙煤,技術成熟、風險少投資回報率高,在省內其它行業也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3、4民用煤及其它

      1990年民用煤消耗量243萬噸,隨后,由于民用燃料結構發生變化,石油液化氣的普及,民用煤消耗量逐漸下降,近五年來,全省基本維持在150萬噸左右,這主要集中在廣大農村市場,特別是重點產煤區周邊。

        近十年來,輕紡、冶金及其它行業燃用省產無煙煤基本維持在60萬噸左右,今后有呈上升的趨勢,相當一部分14MW以上燃煙煤鍋爐企業正借鑒三化熱電廠鍋爐技改摻燒省產無煙煤經驗,準備實施爐改工程,如福建化纖公司、青州紙廠等。

        綜上所述,福建無煙煤的主要利用方式是作工業鍋爐、窯爐的燃料,用于生產水泥、發電、供熱、制磚、造氣、造紙、烤煙及飲食服務。九五期間每年的需求量基本穩定在1200萬噸左右,今后,呈略降趨勢。為確保福建煤碳工業和電力工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也為了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燃料成本,應大力提倡對中小型燃煙煤鍋爐(窯爐)實行爐改工程,以進一步降低環境污染,造福子孫后代。省政府和省經委非常重視燒煙煤鍋爐改燒省產無煙煤工作,省領導多次作過重要指示,決定把爐改工程列入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重點抓緊抓好,認真總結推廣,同時在資金上給予積極扶持。

        4、結語

        福建省產無煙煤資源豐富,現階段生產能力可滿足福建經濟發展對煤碳的需求。省產無煙煤雖屬于低活性、高變質程度的I~類無煙煤,著火點高、燃燼程度較低,但福建在合理利用省產無煙煤資源方面做了許多工作,積累了相當的經驗,確保了省產無煙煤在福建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主導地位。

        省產無煙煤比省外煙煤相比,具有價格低、治污成本低的雙低優勢,大力提倡使用省產無煙煤,對于促進福建煤炭工業和電力工業的穩定和發展,從而確保福建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了更好地利用省產無煙煤資源,要大力推行爐改工程,對省內中小型燃煙煤鍋爐實行技術改造,改燒省產無煙煤。建議省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成立爐改工程領導小組,組織領導這一技術革命工程的規劃和實施。

    福建省重點煤礦區主要礦井煤質特征一覽表


    文章作者:福建省潔凈煤工程技術開發中心 王鴻皆 楊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