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u6qy0"></sup>
<tfoot id="u6qy0"></tfoot>
<table id="u6qy0"><strong id="u6qy0"></strong></table>
  • <fieldset id="u6qy0"><dd id="u6qy0"></dd></fieldset>
    <button id="u6qy0"><tr id="u6qy0"></tr></button>
    <dfn id="u6qy0"></dfn>

    DG75/3.82-11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異常、事故分析

    欄目:燃燒與運行 發布時間:2018-08-22

    概況

    循環流化床鍋爐因其先進的清潔燃燒技術,及其具有煤種適應性強、燃燒穩定、效率高、壓火時間長等優點,近年來得到廣泛應用。在燃用無煙煤如福建無煙煤、越南無煙煤比煤粉爐、鏈條爐優勢顯的尤為突出。我廠有兩臺DG75/3.82-11循環流化床鍋爐相繼于2000年和2001年投產,運行5~6年來,在運行管理、技術改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減少了事故的發生,提高了鍋爐運行效率,2005年創下了單爐連續運行(不壓火,最后因計劃檢修停運)3317小時,年累計運行8166小時的良好成績。下面對鍋爐運行所發生主要的異常、事故進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2   情況簡介

    ⑴鍋爐:DG75/3.82-11循環流化床鍋爐

    ⑵主要輔機:一次風機、二次風機、增壓風機、回料風機(2臺)、引風機、爐前皮帶給煤機(2臺)。

    ⑶鍋爐啟動方式:床上木碳點火或床下油點火

    ⑷事故統計表(參見表Ⅰ)

    表Ⅰ                                 事故統計


    事故類型

    2000.1.20

    2001.1.20

    2001.1.21

    2002.1.20

    2002.1.21

    2003.1.20

    2003.1.21

    2004.1.20

    2004.1.21

    2005.1.20

    2005.1.21

    2006.1.20

    合計

    冷態啟動

    結焦(次)

    16

    0

    0

    0

    1

    0

    17

    冷態啟動

    熄火(次)

    5

    0

    3

    0

    1

    0

    9

    省煤器爆

    管停爐(次)

    0

    0

    0

    2

    5

    1

    7

    備注:

    以上為兩臺鍋爐的事故統計數據,其中#3鍋爐從2000120日啟動吹管算起,#4鍋爐從2001929日啟動吹管算起。

     

    事故分析

    從表Ⅰ可見,鍋爐在投運初期遇到了比較頻繁的啟動結焦和熄火事故,到了第4~5年的時候頻繁出現省煤器爆管事故,下面我就其中原因予以分析:

    3.1  鍋爐啟動結焦和熄火

    ⑴ 冷態啟動時布風板布風不均,流化不良是鍋爐啟動失敗結焦和熄火的主要原因。

    該爐在2.24×5.67=12.7m2的床面上布置了809個入口?25、出口?23的導向型風冒,圍繞著偏靠爐后墻的兩個放渣口分兩部份布置,這種導向型風帽的優點是阻力小,而且因為風帽圍繞放渣口布置,整個床面擾動性大,床面溫度均勻,放渣徹底。然而正是因為這種風帽阻力小的特點,使我們這兩臺鍋爐在啟動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2000年初期床下油點火裝置未能完善,#3鍋爐啟動都沿用#1#2鍋爐的床上木碳點火,做冷態試驗的時候就發現一次風量加到4m3/h床面仍未能完全流化,降到2m3/h左右點火風量時,只有靠落渣口周圍局部的地方流化較好。然而床上木碳點火風量太高根本沒辦法加熱底料,所以風機一旦啟動,局部流化好的地方,容易搶風,火勢很好,扒動不及時就造成超溫結焦,或是風量加大了造成熄火。雖然有幾次啟動成功的時候,但是司爐人員勞動強度很大,而且在爐門口操作很不安全。

    在了解東方鍋爐廠原設計意圖后,安裝好床下油點火裝置,空氣在高溫膨脹下體積增加,提高了風帽出口的風速,床面的流化狀態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改觀。而且熱煙氣持續加熱提高床料的溫度,也就不存在結焦和熄火的問題了。

    J閥回料器調節性能較差是鍋爐啟動失敗結焦和熄火的另一主要原因。

    根據東方鍋爐廠的設計要求,鍋爐啟動初期應通過回料器上的加料孔往回料器加料,使爐膛和旋風分離器之間形成密封,以提高分離效率和收集回料,這一設計意圖是很好的,能夠使旋風分離器一開始就高效的投入工作。  

    但是,實際運行中尤其是啟動初期,由于回料器的調節性能較差,調節過程中要不回料不下或下的很少,要不出現沖灰的現象。投入燃料以后,由于整個爐膛燃燒溫度條件較差,大量未燃的煤粒被分離器收集到回料器中,這部份高含碳量的回料灰能對床溫產生巨大的影響,當床溫高的時候大量的回料沖入爐膛,加上足夠的一次風量,將產生劇烈的燃燒,造成床面超溫結焦。若此時床溫不高,大量的回量把密相區熱量帶走,造成鍋爐熄火。

    從表Ⅰ可以看出,我廠在#3鍋爐投運初期吃了大量的投回料的虧,造成鍋爐多次結焦和熄火。為了改變這一命運,我們采用了在鍋爐啟動時候就投入回料器運行,以降低了回料沖灰帶來的危險,在鍋爐燃燒正常后,再根據燃燒工況調節回料量。

    鍋爐啟動投回料的問題雖然解決了,但是我認為,這種回料器仍有改進的空間,從增加回料器出口段高度和減小回料器兩個小室之間的連通面積上來增加J閥的阻力,提高它的調節性能。

    3.2  省煤器爆管

    ⑴ 回料灰沒有辦法完全循環,溢流的回料灰加劇了省煤器管的磨損。

    從電除塵第一灰場取樣時發現,灰樣中存在不少的黃色的粗顆粒,直徑大概在0.10.5mm之間,經比照跟回料器放下的灰是一至的。還有從鍋爐每次停運后放灰情況看,至少有一邊回料器存灰量在60斗車以上,也就是說,里頭的存灰已經堆滿了回料立管,甚至到分離器上了。溢流的回料灰加劇了省煤器管的磨損。

    從回料灰化驗情況看,含碳量只有1.53%之間,比爐渣35%的含碳量還要低,這意味著回料灰只要能滿足循環物料濃度的需要,多余的灰可以完全可以在旋風分離器底部開一溢流口及時排掉,以減輕對尾部設備的磨損。

    ⑵ 兩臺回料器回料偏差大。

    從鍋爐運行兩臺回料溫度的偏差和每次停爐放灰情況(兩邊差5060斗車)看,兩臺回料器運行中存在嚴重的偏差。回料量的偏差使得兩臺回料器中的一臺長期處于回料灰溢流狀態,靠溢流灰這側的省煤器管磨損程度就更加嚴重。

    存在這種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兩個回料器調節特性不同,同時跟過剩的回料量具有一定的關系。運行人員為了調節床溫、汽溫、負荷的需要,運行中不自覺的就形成了這樣的偏差,以達到相對穩定運行的效果。這種嚴重的回料偏差,給尾部受熱面帶來磨損,長期運行給省煤器爆管埋下隱患。

    為了克服兩臺回料偏差的問題,公司也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對原先的回料風道進行技改,由原先的不平衡給風,改成平衡給風,但是仍然未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由于運行人員主要調節回料風機風壓來調節回料,這種調節將同時對兩臺回料器造成影響,而且兩臺回料器的回料量又沒有直觀的表計可以觀察,操作很盲目。因此,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還得先解決回料過剩的問題,其次是提高兩臺回料器的可調節性和調節的獨立性。

    風室漏渣運行異常的原因分析

    布風板風帽布風不均,流化不良造成風室大量漏渣。

    這兩臺鍋爐自從改為床下油點火以后,點火問題雖然解決了,但是由于布風不均的問題并未解決,爐墻四周(尤其是四角)和兩個床面分界處流化情況仍然比較差,再加上油槍停掉以后,風帽出口的風速還要下降,這樣流化不良的地方就更加明顯了,渣就由該處流化不好的風帽向風室漏。從觀察、統計情況看,這兩臺鍋爐只要運上10天,嚴重的時候風室內的渣就要堆滿半個風室,運行一個月以上整個風室就剩300400mm高的通流空間了。漏到風室的渣大大增加重了風室的阻力,增加了風機電耗,同時也加劇了風室內有關部件的磨損,增加了停爐后的清理工作和勞動強度。因為大量的渣占據了風室的空間,甚至堵塞點火孔、觀火孔,鍋爐壓火或者是熄火想用油槍點火都變的無法實現。

    我們現在在風室開了兩只放渣口,以便于運行中放掉一些風室內的存渣和停爐后的清理工作,這種改造雖然緩解了問題,但是由于實際運行風室內的渣有時出現結塊,風室內澆注料脫落也會堵住放渣口,操作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認為有兩個辦法:一是更換成蘑菇型等較成熟風帽,一是縮小現有風帽口徑,提高風帽出口風速。

    結束語

    運行五、六年來我們的實踐證明,東鍋這兩臺鍋爐總體情況還是很好的,連續運行時間長,運行熱效率基本能達到設計值,負荷調節范圍寬,尤其在解決燃用福建無煙煤的問題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文中所涉及問題屬省內同等級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在此提出懇請各同行交流指正。

    參考資料:

    [1] 岑可法,倪明江等著.循環流化床鍋爐理論設計與運行[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8

    [2] DG75/3.82-11循環流化床鍋爐設計使用說明書

     

     

    文章作者:石獅熱電有限責任公司 362700 張金光